首页 金融财经正文

京东金融低俗营销不法分子怒不可遏,“任磊”贷款广告屡禁不止。中央媒体:重罚

网友 金融财经 2020-12-18 18:34:22 4957 0

为了追求下沉的市场转化率,借贷广告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低俗的下线,也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舆论批评。

京东金融低俗营销不法分子怒不可遏,“任磊”贷款广告屡禁不止。中央媒体:重罚

这次是京东金融被热搜打击,被“嘲讽”,但用户更希望看到的是:下次“重蹈覆辙”不要出现。

近日,京东金融在颤音等短视频平台投放的一系列借贷广告引来广泛批评。剧情设计缺乏逻辑性,内容低俗,被网友嘲讽为“震撼”、“没有下限”。为此,在短短三天内,京东金融两次公开道歉,承认其借贷广告是“盲目追求业绩”,存在严重的价值问题。

事实上,点对点借贷的广告方式一直受到批评,其夸张的营销手法和超前消费也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监管部门向市场平台和消费者发出了警告和提示。针对京东金融短视频广告事件,新华网。com还呼吁在P2P借贷平台低俗营销和哗众取宠的表象下“扭曲价值取向”,“这不是‘土’而是‘恶’,监管要“重拳出击”!

京东金融两次为短视频广告道歉

“我们再次真诚地向您道歉!没有理由,我们完全错了。”

12月17日,JD.COM集团就京东金融短视频广告事件公开道歉,称其广告“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责任,失去了追求业绩的初心”。

据JD.COM发言人官方微博称,JD.COM集团已针对此次事件成立专门调查组,将“围绕组织、机制、流程进行全面诊断,从团队文化根源上发现问题”。

就在两天前(12月15日),京东金融官方微博就此事发出道歉信,承认其短视频广告存在严重的价值问题,并表示“视频已首次下线。经过严格的内部调查,短视频交流是由于团队管理不善和审查不严,导致非法在线。将全面审核库存短视频,严格规范代理人管理,坚决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这一事件源于一则引起激烈讨论的JD.COM金条广告。广告内容如下:

飞机机舱内,一名身着迷彩服的中年男子因母亲身体不适,想请空姐帮忙开窗或换座位,遭到其他乘客拒绝。空姐提出了升级方案,但“升级费1290元”,男子看了看手机上两位数的存款余额。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提出了“我来支付升级费用”。

随后,西装男拿着迷彩服男的手机,从京东金融转出贷款金额15万元,称“这是你在JD.COM的金条备用金,以后急需时可以随时使用,不怕被人笑话”,并介绍JD.COM金条“1.9元每天借1万元,但不是一瓶水贵”,进一步打消了借款人的顾虑。

这只是京东金融推出的一系列广告之一。这一系列广告的内容都差不多。比如另一则广告,上面说的那个穿迷彩服的男人带着生病的妈妈去大城市看病,住不起酒店,被服务员拒绝了。之后通过京东金融获得贷款金额。这些广告被很多网友批评为“刷新下限”、“无脑”、“震撼”,也被认为是传播正确价值观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结果。

点对点贷款的广告混乱是无止境的

早在京东金融短视频广告事件引发热议之前,360欠条投放的广告就已经被舆论诟病。

今年年中,一系列约360欠条的短视频广告在微博上引发争议。其中一个广告说,一个穿着空姐制服的美女正在和一个外部条件极其不匹配的男人约会。先是热情,后来听说她没有360欠条,立马说“我们不合适”。这个情节被很多网友批评为低俗。

9月7日,360欠条官方微博发表专题道歉文章,称视频广告是第三方合作推广人“为了增加下载量,借鉴互联网的流行元素和创作手法,夸大设计角色冲突,为眼球策划拍摄”而做的。360表示,借记团队已“立即下令广告代理机构紧急下线并删除短视频,下线所有涉及推广方的短视频推广材料,终止与推广方的合作关系,开展控制和预防不良广告的行动,并加强对短视频材料的审查和清理”。

其实京东金融和360欠条并不是仅有的两家在广告和营销上过度用力的公司。小米金融、Staging Music、Good Staging等点对点借贷平台在短视频等下沉流量平台投放的广告,大多具有剧情夸张、还款责任弱化、贷款收益夸大等共性特征。

这种情况并没有被监管部门忽视。2019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网络借贷不实广告宣传涉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提示》,指出“部分网贷机构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发布虚假广告”,要求所有从事网贷业务的会员机构和提供网上小额贷款服务的相关机构遵守行业自律要求,坚持合规、审慎经营,不得违规宣传发布虚假广告。同时,督促消费者提高警惕,谨慎判断,防止被骗造成经济损失。

“JD。COM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令人震惊”的广告的目的无非是吸引顾客。京东金融的道歉和360欠条中提到,投放此类广告的理由是“盲目追求业绩导向”、“接地气、追求效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类广告多投放在下沉市场,转化率很高。

对此,新华网评论称,部分网络平台频繁出现本土营销广告,是“无视吃饭求流量”,网贷、医美等行业是重灾区。一些网贷平台为了打开下沉市场,利用人来吸引眼球,制造虚假场景,植入诱导性广告,无视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者利益;还有一些广告打着“土味视频”的口号,把“奇葩”当“流行”,拼丑搏眼球,似乎越有争议性,就越能实现“广告效益”。“女性拜金”“贫富差距”“城乡差异”……凡是能刺激网民情绪的,都拿来营销话题。挑动对立、制造焦虑、纵容欲望……只要能吸引网络流量,就可以不择手段。

“然而,玩‘土味梗’翻车的,京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新华网在评论中呼吁,这些低俗营销,哗众取宠的表象下是歪曲的价值导向,这不是“土”而是“恶”,不但“辣”眼睛,还“毒”心灵“害”社会,必须重拳惩治!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百业信息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百业信息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如有侵权,请反馈联系删除。(反馈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byxxw.com/zixun/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