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行业研究报告",关注本号。
导语
没有人希望战争的悲剧重演,但如果印度依然要犯同样的错误,不能正确的判断形势,恐怕其后果将是印度政府难以承受的,也是印度民众的自尊心难以承受的,对于那些鼓动印度的“盟友”来说,历史也可能重演。
PS:我们运营的备用号 行研资本(ID:report18)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处空间,欢迎大家同时关注!
来源:Xiaolei 肖磊看市(ID:kanshi1314)
前一阵子,中国和印度在边境西段发生了一些冲突,印度国内有诸多报道,还激起了印度民众各种对中国产品的抵制,但中国国内几乎没有太多报道,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直到局势有所加剧,双方发生人员伤亡,按照印度公布的名单,印度有20名军人死亡,而印度在国内还在继续大肆渲染中印冲突,并将局势引向了一个自己都无法预料的境地。
鉴于中国的“低调”和“沉默”,于是,就有了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印边境问题不是中国的优先方向,中国希望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一种是,中印边界冲突本身没什么大事,双方都是正在寻求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不会轻易挑起战争,趋势不会恶化。
那印度国内是如何看待中国这种“低调”的呢?
按照印度一些媒体的分析,认为中国方面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如此低调,少有报道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给了印度现任总理莫迪面子。其实言外之意是,莫迪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表现得较为软弱。
其实这就是莫迪政府比较“厉害”的地方,事实是,此次争端的起因,正是莫迪政府于去年计划用两年时间在中印边境修建66条边境公路方案,方便印军和重型武器装备在中印边境的运输,其中包括沿中印边境走向的什约克河(DSDBO)战略公路,向加勒万河谷修建的支线公路。
也正是由于印度在向加勒万河谷等修建的支线公路,改变了中印边界的现状,在中国要求停止该工程无果的情况下,才发生了对峙,并导致了目前数十名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那这个事情到底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我此前也并没有将此事当作一个重要的事情来研究,因为我认为印度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但经过最近的深入关注,尤其是6月4日,印度和澳大利亚签署了“后勤相互支援约定”和“科学技术合作实施约定”。该协议还设想提升两国军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并加强它们应对区域性人道主义灾难的“联合反应能力”。
虽然这种协议印度跟法国、美国、新加坡都有签,且跟俄罗斯也有协商签署的预期,但我个人觉得问题的关键点不在协议本身,而是选择的时机问题。这让我预感到,此次中印边境问题,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和复杂。
一
自从2016年美国利用菲律宾在南海针对中国搞事情失败之后,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变成了“印太战略”,因为美国开始发现,菲律宾等体量太小,在对抗中国方面无法被美国很好的利用,说白了,美国目前已经很难在南海周边寻求更大的代理人,需要改变策略,寻找自认为足以跟中国抗衡,且跟中国有潜在矛盾的国家。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是非常清楚美国套路的,但很多时候也架不住美国的刺激,所以动不动就会搞点事情,但目前看由于其经济发展占据主要议题,跟中国的分歧管控还是做得比较理性的。
可是,像澳大利亚和印度这种,美国是很容易刺激的,比如澳大利亚就因为美国提供的假情报,一次一次的刺激澳大利亚,比如动不动就给澳大利亚情报部门提供点什么中国干预澳大利亚内政等等的假情报,由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五眼联盟基本上都依赖于美国的情报系统,难以辨别真假,再加上本身自己在各主要产业方面对中国依赖较大,缺乏安全感,因此就很容易被刺激起来。
印度的问题跟澳大利亚差不多,但更加严重和复杂,印度本身有一个从大英帝国“传承”而来的印度次大陆霸权梦。印太战略推行以来,印度自认为得到了美国的尊重和重要的支持,胆子越来越大。
我只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今年的2月中旬,印度海关以运载可用于制造导弹的军民两用装置为由,在该国西部坎德拉港扣押了一艘悬挂中国香港旗帜的货轮。
其实这是美国惯用的手段,给印度提供假情报,但由于中国高度关注此事,美国为了支持印度,就在“扣船”后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进行了突访(请注意,这是特朗普对印度的首次访问)。这就造成两个既定事实,一个是印度“挑衅”了中国,刺激了双方脆弱的信任,而美国坚定的站在印度一边。印度其实也就变成了骑虎难下。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印度扣押中国货轮和特朗普突访印度的时间间隔。
由于情报是美国提供的,而且告诉印度,这艘船是中国给巴基斯坦出口的一种可能会用于发展核武器的机器。
特朗普为了不得罪巴基斯坦(还得协助美国反恐),表明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是针对中国,而不是巴基斯坦,所以特朗普访问印度的时候,当着数万印度民众说,“我们与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当时很多人还很不理解特朗普说这话是啥意思。
也就是说,美国同时利用了中印、中巴矛盾,达到了刺激各国神经的目的,然后还将自己很自然的脱身事外,这就是美国正式变亚太战略为印太战略的开端,当前我们看到的澳大利亚的狂躁和印度对中国发起的边境争端,就类似于2014年至2016年南海局势的发展。
二
美国正在鼓动印度误判形势。
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印度以为中国没有能力对印度反击。当时中苏交恶,中国国内又遇到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而美国依然在制裁中国,对印度表示了支持,同时美国还在介入越南,给中国的南大门“放火”,台湾的蒋介石也是加大了对中国西南地区的袭扰,准备着反攻大陆。
因此,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断定中国不会对印度“蚕食”其领土的计划做出反应,一旦造成既定事实,中国就只能让步,因为中国不可能在被“反华”势力包围,且国内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再跟印度这个正在兴头上(刚把葡萄牙人从果阿等地赶走)的“大国”交恶,也就是说,印度决策者当时断定中国对印度的“蚕食”只能忍。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会在后面用另一个角度来说。
如今,1962年的情况似乎在重演,本次冲突的历史背景是,从西方各种舆论层面看,中国正在遭遇较大的疫情等公关危机,中美之间也在闹“脱钩”,关系在恶化,台湾、香港问题也给大陆制造了很多麻烦,印度还获得了美国的暗示性支持,又跟俄罗斯等是友好国家,最近还跟澳大利亚签署了战时后勤补给协议等。如果中印发生冲突,全球各发达国家都会站在印度一边,在印度人眼里,中国要应付的事情太多,不可能这个时候跟印度打起来。
那印度为什么会基于这样的判断呢,这不仅仅是美国鼓动的原因,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印度经济规模也有了不小的增幅(GDP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尽管没有中国增长的那么快,但从自信心的角度来说,远比中国膨胀多了。印度人经常说的,孟买(印度第一大城市)要赶紧发展啊,不然很快就会被上海超越了。其实孟买的GDP水平,都排不进中国城市的前八。
更重要的是,经历过1962年那场战争的印度人已经不多了,毕竟快六十年了,而由于近些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印度很多年轻人变得更加自信和受到西方舆论的影响,意识形态化较严重,再加上莫迪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宣传,印度整体来说都变得非常激进,对中国的敌意在持续扩大,而不是缩小。
前一阵,中印在班公湖北岸冲突发生后,5月18日、20日中印双方中阶军官会议谈判没有取得理想结果,印度总理莫迪5月26日主持国安会议,提及增兵边境,称拒绝“现状被改变”(本身其实是印度改变了现状)。
莫迪的表态给如今出现人员伤亡的冲突埋下了巨大隐患,也再次证明印度的确是严重的误判了形势。
事情发展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印度确实不是中国目前的核心对外方向,中国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对印度能忍则忍。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因为当局势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看似不利的因素,反而会变得有利,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更应该去做。
下面我就说一下中国应该毫不犹豫的反击印度挑衅的八大理由,这里面有很多你可能从未想过的角度和信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思考,仅供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使用。
三
在看下面的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提个小建议,那就是等完全看完之后再发表意见,因为当你看完第一条或第二条的时候,会有很多疑问和反对意见,但也许等你看到第七、第八条的时候,这些疑问就解决了。
第一,中国对于印度的野心必须要提早遏制。
历史反复的证明,印度并不是与邻为善的国家,只要中印边界问题一天不解决,印度就一天不会消停,而如果完全按照印度的意愿来划分中印边界,中国也没有答应的可能性。
印度选择长期跟巴基斯坦对峙,吞并锡金,“接管”不丹,封锁尼泊尔,恐吓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等,至今从未放弃过任何一次扩张领土的机会,中国持续的忍让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会使得其野心更加膨胀。
很多人可能会说,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贸易往来的深入,双方基于更大的经济利益,会更好的管控边境分歧,其实这一点恰恰相反,随着经济往来的深入,印度反而有了更多的筹码和理由跟中国讨价还价。
了解印度人的都应该清楚,印度人在谈判(胡搅蛮缠)方面那是相当的“厉害”(为了两块钱的生意可以跟你软磨硬泡三小时),一旦让印度人掌握主动权,你就等着被摩擦吧。
从更多历史的角度看,经济的嵌入,从来就不是化解分歧的理由,否则一战和二战就不会爆发,当年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难道不够密切?嵌入不够深?
所以,如今印度的问题,依然跟1962年中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本质区别,印度自己的膨胀,加上笃定中国不会对其怎么样,从而变得极具威胁,如果这个时候不采取果断措施,必将后患无穷。
第二,此时对印度进行反击,时机反而更佳。
我说这话是有多个理由的。目前看上去全球舆论对中国很不利,尤其是美国,正在找机会渲染“中国威胁论”,但印度这个对手实在太特殊了,如果中国面对的是菲律宾或越南等跟中国体量相差很大的国家,此时中国真还要掂量掂量国际舆论和外交压力问题。
印度则不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中印冲突中,认为中国是以大欺小。更重要的是,印度次大陆的数个国家,面对印度,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都希望中国来制衡印度的扩张,如果在印度对中国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没有干净利落的回击,这些国家怎么可能相信中国会在印度损害其利益的时候,进行援助呢?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勘定,就是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也就是1963年,巴基斯坦终于看明白了,印度根本就不是中国的对手,有足够的实力来制衡印度,所以才真正改变了对中国的关系,迅速跟中国划定了边界,并成了“巴铁”。
从目前的情况看,印度对尼泊尔也是虎视眈眈,2015年采用各种禁运的方式,封锁尼泊尔,最近又把公路修到了尼泊尔境内,但由于尼泊尔的体量实在太小了,如果中国不对尼泊尔进行支持,恐怕尼泊尔将会赴锡金和不丹的后尘。所以中国这次绝对不能允许尼泊尔变成下一个锡金,具体办法就是采取强硬态度,给尼泊尔分散压力。
印度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在于,由于接受了英国两百多年的统治,西方国家自认为印度是一个更“文明”的国家,所以无论做出什么反人类的事情,西方国家总能找到理由来原谅,比如吞并锡金,控制不丹等等,再比如像穆迪这种,屡次纵容种族屠杀,打击异教徒等做法,西方也都是视而不见。
所以,如果中国不站出来,印度次大陆这些小国,除了被印度蹂躏和吞并,基本上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第三,如果美国介入怎么办的问题。
如果我们来回顾一下1962年的中印战争,美国的介入将是一个必然。
1962年中国开始反击,第一阶段获胜之后,中国希望跟印度和平解决,但周恩来的请求再次遭到尼赫鲁拒绝。紧接着美国就宣布,美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也就是承认印度的边境主张,并宣布向印度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很快美国的运输机就降落在了加尔各答,并且还邀请了诸多记者,来拍美国对印度的重型武器援助,一刹那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国高调支持印度。
印度一下子又恢复了自信,而且比此前更加膨胀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更大规模的战争中,中国东西线全部告捷,尤其是西线,中国军队的前锋逼近印度河上游的重镇楚舒勒,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只有300公里,前方已是一马平川。
当时印度国内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新德里正在召开议会例会,所有的议员都满怀乐观,期待印军大捷的消息,但是等到中午,尼赫鲁来到大厅宣布战果,几乎是结结巴巴的说,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全线溃败。
同一时间,美国驻印度大使,在给华盛顿的紧急报告中写道,新德里出现了极度的惊慌,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一个民族士气的瓦解。
而后尼赫鲁向肯尼迪求援,但就在此是,中国宣布撤军。
如果回到今天,中印发生边境战争,美国会怎么做呢?这个我觉得不用考虑,肯定是站在印度一边的,因为这就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印太战略的最终目的。
但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中印边境战争,不太可能是长时间的消耗战,中国不会给印度这种机会。美国的支持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需要打掉印度的民族士气,不会把战争扩大到印度平原纵深,而印度向青藏高原挺进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那就相当于是白白送死。
最近在边境冲突当中死亡的二十人(印军),基本上都是由于寒冷和得不到后勤医治而死的。
前一阵印军跟中国边防军在班公湖对抗,中国军人军姿整齐寸步不让,印度军人站了几个小时候之后就东倒西歪的坐地上了,然后再换一波,而我军战士始终列队站立,直到印度军离开。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站军姿能力,而是一种凝聚在其中的国家和军人意志,以及军人真实素质的问题。
任何国家对印度的援助,最后都只能运送到接近整个喀喇昆仑和青藏高原才能被印军使用,但这基本就成了解放军的靶子和练兵场。
作为世界的第三极(北极、南极、青藏高原),中国在喀喇昆仑和青藏高原的经营,已经超过了数百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不仅仅通到了拉萨,而且已经通到了日喀则和林芝(即将通车),从新疆库尔勒至格尔木的铁路也即将通车,中国的坦克等重型武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要满足青藏高原的使用。
我可以稍微夸张一点说,印度很多装备恐怕没有开上青藏高原,就已经报废掉了。而中国在这地区的经营,完全是为了改善边远地区民众的生活条件,完成脱贫的经济发展目标,如果一定要说这些建设兼顾了军事考量,那也是为可能发生的大国核战争所准备的,反击印度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印度有那么弱吗?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国跟印度打,其实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而是打多长时间,打到什么程度能把印度拉到谈判桌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控制战争规模和节奏的问题。
关于具体军事方面的讨论,那是一个技术问题,我就不献丑了。
第四,中印都是核大国,急眼了印度会不会扔核武器。
其实讨论核武器的问题,最终还是一个政治利益的问题,如果中印真发展到了要使用核武器的时候,那就不是中印之间的事情了。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暂不说印度是否有能力跟中国打核大战,仅印度拥有核武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非法的,也就是说,联合国层面,印度依然是非法拥核国家,这种背景下印度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印度面临的将是所有核设施和相关基础设施,被中国全面摧毁的可能。
假设美国阻止中国采取核反击,那意味着任何国家都可以非法拥有核武器,而且不受控制,那大家想想,接下来谁会拥有核武器呢?我敢肯定的说,会有更多的反美国家会拥有核武器。联合国五常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吗?所以,一旦印度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意味着印度可能会彻底失去拥有核武器的能力(被完全摧毁)。
另外,核大战不仅考虑的是进攻,还要考虑防御。
印度可以发射核武器的地方,离中国最近的核心城市成都,也超过2000公里,而印度的孟买、新德里等核心城市,以及整个人口聚集的北方,离中国的青藏高原和喀喇昆仑基本都不超过1500公里,印度首都新德里距离中国补给十分完善的阿里地区,也就500公里。尤其是印度重要的工业区加尔各答,离中国空军基地日喀则也就700公里,而日喀则早就通了铁路。
从中国西藏主要地区至印度主要地区的距离
再从印度的核防御来说,其国内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山脉,虽然北面是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但离中国太近,中部的德干高原和南部的东西高止山脉,海拔也就500到600米,没有什么像样的掩体。按照印度目前的工业水平,比如印度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的孟买,至今只有一条地铁,而且大部分还是高架模式。这种背景下,我很难相信印度有什么像样的核防御能力。
而中国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在搞大三线建设,从青藏高原到横断山脉,从两广丘陵到云贵高原,从黄土高原到祁连山脉,如果从已经开放的一些设施来看(重庆地下核工厂),中国可能早已建成了贯穿整个西南山区的名副其实的地下核高速公路(又称核长城),中国的准备,当年都是为应对苏联和美国的核打击而准备的。
在基建方面,我只提一个案例,比如即将通车的拉萨到林芝铁路,总长433公里,但隧道长度超过220公里,要知道从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也不过250公里,如果有必要,中国可以用隧道的方式,将中国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而拉林铁路,仅仅是中国在中西部,以及高原地区的其中一条小规模铁路而已。
因此,如果真想发动核战争,印度能否把核弹扔到中国我不知道,但面对中国的核反击,印度政府和军方可能首先要考虑的是,发动核战争的那个首领,能不能在发动核战争命令的几小时内,逃离印度,否则在下达命令的那一刻起,就要接受核反击之下的玉石俱焚。
考虑到这些问题,以及中国根本无意把战线推进到印度核心地带,印度会跟中国打核大战?我觉得印度人没那么傻。
第五,中国是否有能力东西线、陆地海洋同时应对冲突和发动反击。
很多国内民众可能会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对印度进行反击,这个时候东海、南海等方向发生冲突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仅军事层面来看,印度不管是以什么形式,什么样的动员力度,以及什么样的后勤支持来进攻中国,都不会牵扯到中国太多的军力,不要说现有局部冲突,就算是全面的冲突,应对印度,西部战区足以。我这不是在说大话。
1962年印度动用的是真正的王牌军队,但印军“王牌旅”第四师第七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旅长达尔维被俘。而达尔维被俘后叹服的说,你们在24小时内消灭了一个旅(第七旅超过5000人),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现在的印度,是1962年的印度吗?问题是,现在的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当时中国的补给线,靠的是战士的肩膀和藏区同胞的牦牛,而现在是火车和汽车,以及大型运输机。
在这种背景下,中印冲突对中国在东南沿海的防务和既定战略,不会带来太大影响,这其实不是一个是否能同时应对东西线冲突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应对这种风险之下,保证更多政治和外交利益的问题。
当然,如果是全面战争,另一个威胁是,印度可能会利用海军,在印度洋对中国的能源运输形成威胁,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印度大约一半的海上贸易通过中国的南海和马六甲海峡。暂不说中国内地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仅中国香港,就可以排名印度第七大贸易伙伴,印度对香港的出口,甚至都高于韩国。
可以这么说,在印度洋拥有核心利益的国家,在中国南海,以及中国东部海洋区域也都有着更大的核心利益,而在中国南海和东部海域,就连美国也没有任何战胜中国的把握,因为那将是基于岸基导弹和陆基防空体系的较量,而不是单纯的海军,印度指望在自己无法打败中国海军之前,其他国家海军介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于中印海军的对比,我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就算中国现造现打,印度海军恐怕都扛不住(差距确实比较大)。
当然,战时中国的绝对能源安全还是需要考虑的,但问题是,跟印度相比,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产油大国,年产量2亿吨,已经高于科威特、伊朗、巴西等,是印度的6倍,一旦到了战时,都将全部转为军用,到底谁的能源问题更脆弱,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而且印度由于自认为跟俄罗斯、美国、欧洲等各强国都关系较好,各种国防安全战略,疏于防御,以进攻为主,一旦气势受挫,自乱阵脚的概率较大。
印度建国至今,都没有真正面临过什么重大的安全威胁,1962年跟中国的冲突,以及跟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的冲突,其实也都是印度的主动进攻,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守的一方,所以导致印度并没有遭遇过真正的巨大威胁,这跟中国这种在两大帝国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想的首先是如何保存有生力量,如何最大限度的生存和保护自己,而印度则天天想的是如何吞并周边小国,如何侵占巴基斯坦和中国的领土。
我想告诫印度的是,真正的大国冲突,比的是战略防御和有效反攻,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我要回答的问题是,印度不要想当然的觉得中国在东边有一些摩擦和冲突,就会分散中国应对印度挑衅的能力,这种想法过于天真和幼稚。
第六,如果中印完全闹翻,谁的损失更大。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根本问题,因为战争的目的,最后依然也是为了寻求和平,所以经济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不得不从战略高度考虑的问题。
目前中印贸易总额是年900亿美元,而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超过了700亿美元,中国从印度进口相对来说远低于印度从中国的进口,这使得印度认为,中国更依赖于印度市场,所以也增加了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挑衅中国的筹码。
一百多年来,人口规模在5000万以上的发达国家,基本上跟一百年前是一样的,唯一打破这个历史现实的国家只有韩国。
那么印度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呢,我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崛起,以及印度跟中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印度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恐怕都十分困难。
很多人可能立马就发笑了,觉得我是在开玩笑,是在贬低印度抬高自己。那请你继续往下看。
在中国没有出现之前,西方发达国家,也包括日本韩国,基本上垄断了全球大部分的工业用品,印度作为一个农业矿产国,需要消耗太多的农业和矿业生产,才能换来很少的工业品,这就导致印度永远不可能完成工业化,因为印度需要用巨大的农业人口和单一的矿产出口,来维持较为恒定的收入,再换来价格高昂的工业品,仅这一交换,就消耗掉了几乎所有的劳动力、资本和产业资源,哪有多余资源再来发展工业呢。
所以时至今日,印度就算国内有数千万的饥饿人口,也不得不保证粮食的出口来换取外汇。比如去年,印度仅出口的大米总量就达到了1300万吨,世界第一。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还要面对种姓制度和工业用地稀缺的问题,以及大规模高素质从业人口的问题,这是一个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道理很简单,这就类似于一个种大豆玉米的农民,每天要消费非常昂贵的家电、手机、汽车,以及石油等等,你只有把所有的时间花在种地上面,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然后去换来外汇,再消费这些进口来的工业产品,这样年复一年,永无止尽,这个循环西方绝对不会让印度轻易打破,因为西方本身无法降低工业品的价格。
这个时候,中国出现了,中国用一己之力,把全球工业品的价格降到了几乎白菜价,这就给印度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印度可以用少量的农业生产,就能换来更多的工业品,从而腾出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来进行工业化。
中国制造没有出现之前,印度人的选择很少,比如在手机领域,要么是六千元的苹果,要么就是三千元的三星,但中国可以制造出不到一千元的小米,所以你去看,苹果手机现在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还不到1%,这不仅仅是印度民众收入低的问题。小米等中国制造的出现,给印度等类似的国家,节约了巨大的消费成本。
大家可以去看看印度的进口,大部分都是机电等产品,假设这些东西不是向中国进口,而是向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进口,印度付出的价格,将是从中国进口的至少两倍,那印度就又回到了一个最原始的问题,必须要大量的劳动力去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品,以及矿产等,才能维持对这些工业品的消费。就没有多余资源去干别的事情了。
中国的崛起,给印度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这个时候印度并没有搞清楚全球经济运行的逻辑,反而认为中国更依赖印度市场,那我可以这样说,印度可以禁止从中国进口商品试试,其结果就是,中国仅损失了不到3%的出口额,而印度每年将会多花至少至少500亿美元来进口同样规模的商品,这意味着印度需要增加至少500亿美元的出口,才能维持平衡,里外就是1000亿美元,而印度的整个外汇储备也就四千多亿美元。
自从印度对中国进口数量增大以来,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印度的外汇储备增多了,而不是减少了。印度之所以能够攒下来四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印度的出口竞争力增大了,而是由于中国低价工业品的进入,让印度省下了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钱本来是用来高价消费发达国家工业品的),这些省出来的外汇储备再变成印度工业化的基础投入,从而才能摆脱贫困。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崛起,让美国等受不了的其中一个原因,但作为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应该感谢中国。
如果大家还不明白,我举个中国的例子,假设中国现在进口的芯片和商用飞机等价格下降50%(事实上实现国产化之后,价格至少下降70%),大家知道中国每年会省下来多少支出吗?我告诉你,至少1000亿美元,相当于年度国防开支的60%,这些钱用在科研和国防领域不好吗?
如果中国真把印度当做战略对手,反而就应该控制对印度的工业品出口,使其更多的将国民时间和财富花在农业生产和进口高价的西方工业品上面,也就是配合西方将印度困在低收入阶段,然后西方就可以长期的收割印度金字塔尖的印度人才和富豪移民,否则要是印度富起来了,条件变好了,都回印度了怎么办?
所以,中国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印度市场的问题,这种顾虑其实恰恰忽略了在中印边界问题没解决之前,一旦协助印度完成工业化,民族自信心再次膨胀,对中国进行各种挑衅的巨大风险。这是一个百年战略问题,而不是三五年经济利益的问题。这一点中国可以跟西方好好学学,如何把一个“殖民地”或国家长期困在农业时代(当年英国就是这么对待印度和北美的,只不过北美通过南北战争,彻底解决了工业和农业的路线之争,最终北方工业派获胜)。
第七,如果出现外界压力,印度国内可能面临被分裂的风险。
自从莫迪上台以来,为了凝聚共识,推动改革,利用民族主义等,恨不得实施政教合一,对国内超过2亿的穆斯林采取高压态势,南部地区长期存在语言和地方割据,再加上印度经济增速下降和失业率的升高,一旦外部压力增加,印度根本无法承受对中国战争的失败,因为一旦失败,国内宗教问题、种族问题、地区自治问题都将爆发。
别说是印度了,就连美国这样的国家,也经不起一次外部的冲击,这次在新冠疫情冲击之下,美国很多内部问题已经出现,种族主义被引爆,紧接着就是地方自治跟联邦政府的矛盾公开化,两党竞争更加不择手段,从而可能影响到军队等国防战略问题。
更重要的是,未来很长时间里,印度将不得不加大在边境地区的投入,印度仅仅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投入,每年就占到整个财政的10%,这还不算军费,印度在当地部署了军队五十万,警察五十万,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如果再增加跟中国的对峙,印度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消耗掉更多的国内财政,从而进一步反噬经济。
第八,假设历史重演,会怎么样?
最后,我们再用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来推演一下一旦中印边境冲突以印度失败告终,印度和世界会发生什么。
其实在1962年中印战争后,印度迅速开始跟美国靠拢,并跟苏联签署了为期20年的军事同盟条约,等待反扑中国的机会。当时苏联方面扬言说,如印中再发动战争,苏联将在军事、外交上全面支持印度,并阻止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但仅仅一年后,把中国看成眼中钉肉中刺的美、俄、印三国领导人,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63年11月22日,曾高调支持印度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心脏病发作逝世,同年9月,在中印问题上坚定支持印度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被发动政变的勃列日涅夫赶下台,并囚禁。
至此,中印边境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冲突。而正是由于印度误判形势,在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之前自称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第三大国,被打回原形,从此其国际政治外交影响力下降到了跟巴基斯坦同等水平。
没有人希望战争的悲剧重演,但如果印度依然要犯同样的错误,不能正确的判断形势,恐怕其后果将是印度政府难以承受的,也是印度民众的自尊心难以承受的,对于那些鼓动印度的“盟友”来说,历史也可能重演。
行研君墙裂推荐干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行业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百业信息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百业信息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如有侵权,请反馈联系删除。(反馈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byxxw.com/zixun/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