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 。汪德生摄
今年“五一”假期,在南岸区过夜游客较2022年同比增长了129.25%,展现出山水都市人文推动南岸区文旅融合变现成效显著。南岸区文化旅游委不断丰富全区旅游资源,用故事诉说文化,用感受触及心灵,是近年来南岸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成果体现。
用历史文化讲述重庆故事
隐觅在重庆南山山脉中的抗战遗址博物馆,占地280余亩,是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历史遗址类博物馆,其主体由15处与抗战历史紧密相关的文物建筑构成。近年来,随着来渝游客逐年递增,博物馆先后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修缮,更加生动地还原抗战时期的南山景茂。
能让文物“开口说话”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金牌”讲解员邓娟,7年来累计参加讲解2000余场,完成1000余课时授课,接待游客50多万次。她可随时脱口流畅地说出10万字的讲解稿。
“老人喜欢听历史,年轻人爱听不知道的故事,小孩子则要做好历史教育。”邓娟说,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南山的文旅资源被打开,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博物馆,表现出对重庆历史的强烈兴趣。
邓娟说,现代旅游发展离不开人文加持,通过讲解回顾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历史,让人们去感悟文物承载的精神力量,了解过去,思考今天,才能发挥文物的现实意义,把每一段从这里讲出去的故事,留在游客心中。
用亲历见证记录时代烙印
在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乡村正由“风景美”向“风尚美”转变、“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化,放牛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集聚了一定规模的特色民宿,三处赏花景观园,徒山步道,成了市民和游客感受乡村风情和融入自然的首选地之一。
“放牛村曾经因为开山凿石,一度成为堆放场,现成为全国旅游重点村,这条路走了40多年。”驻村第一书记罗曦说。
在放牛村委会的村史馆内,一幅幅照片从黑白到彩色,讲述着年代的故事。59岁村民谢淑蓉,是放牛村半个多世纪发展变迁的见证人。谢淑蓉说,她年轻时放牛村没产业,全靠种植基础农产品,家庭年收入不过千。到了90年代中后期,政府引入花卉产业,村民们家庭收入提升到3000元左右,这份产业一干就是20多年,南山花卉也小有名气,农户们种粮、种菜、种花卉,在2000年前后,有的家庭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展开全文
养殖花木让村里不少人富了起来,2003年村里出现了第一个“十万元户”,大家都有了目标和动力。
十年前,放牛村将垃圾堆放场打造成了200余亩的生态景观公园——铜锣花谷生态园。为了能更好发展当地旅游业,政府对村屋进行了统一的改造,灰瓦白墙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也是别有一番景致。此外,环线公路、森林步道、水电、通讯在村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山村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谢淑蓉也把小楼房打造成为民宿,当起了老板娘。
隐觅在南山里的特色民宿 。汪德生摄
用文旅融合打造重庆名片
“让南山乡村民宿,走绿色发展之路”,是2019年放牛村委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后,定下的发展目标。也是那年,放牛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服务乡村旅游的物业公司,公司组建成员从管理岗到基础清洁工,全是放牛村村民。
“民宿的定位彻底改变了南山格局。”罗曦说,目前,南山依托现有闲置农家乐和民房,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引导当地农民与社会资本合作,坚持低碳环保、朴实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同时发挥乡村民宿就业渠道多、方式灵活等优势,由村委成立物业公司,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经营服务,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直接带动本地村民就近就业400余人。
南岸区文化旅游委工作人员表示,南山区位优势明显,有重庆大金鹰雕塑公园、南山植物园、加勒比海洋世界、一棵树观景台等,周边有南山泉水鸡一条街、重庆火锅小镇以及诸多特色民宿,已经算得上是重庆独当一面的名片。
南山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并非偶然。发展当地民宿就有村民开森林书屋,一度成为全国知名网红打卡点;看到游客多了,村民们就开起火锅店做生意。南山吸纳了重庆文化的底蕴,南山人也用自身行动,做到了真正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且持续地顺应着各个时代的变化,成为重庆名片。(余䪨、冉云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百业信息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百业信息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如有侵权,请反馈联系删除。(反馈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byxxw.com/zixun/3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