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频道正文

法佛兰德乐派是怎么回事?

  15、16世纪的“勃艮第”指的是今天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 卢森堡和法国中部偏东一代,这块地方中世纪是勃艮第公爵和伯爵 的领地勃乐。15世纪中叶以前,此地的统治者喜好音乐,因此在这里聚集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被称为“勃艮第音乐家”。“尼德兰”一词有两个含义:狭义的“尼德兰”即今天的荷兰,直到 现在人们还经常以“尼德兰”称呼荷兰;广义的“尼德兰”取这个词的 本义,即“低地国家”,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

  “法-佛兰德”中的“法”指的是古法兰克王国,15、16世纪时的疆 域主要为今天法国的大部分,但不包括“佛兰德”地区;而“佛兰德”地 区与上述“勃艮第”、“尼德兰”大致相当勃乐。在音乐史上,过去曾将15、16世纪活动于以上地区的音乐家统 称为“尼德兰乐派”。

  后来为了区别,将15世纪中叶活动于勃艮第地 区的音乐家称为“勃艮第乐派”,主要代表人物为纪尧姆•迪费;而将 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来自以上所有地区的音乐家称为“法-佛 兰德乐派”,因为此时这些音乐家活动的地区不仅包括佛兰德地区, 还包括了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克王国勃乐

  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又可分为 四个阶段:早期(1450—1490),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 1410—1497);中期(1480—1520),主要代表人物是若斯 坎;中后期(1520—1550),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拉尔特(AdrianWillaert, 约1490—1562);后期(1550—1600),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絮斯(OrlandedeLassus, 1532—1594)勃乐

   其中 ,成就最大的是若斯坎和拉絮斯勃乐。迪费作为勃艮第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他的创作既吸取了邓斯泰 布尔等英国音乐家的风格因素,又与法国复调音乐传统结合起来,创 作出一种自然、柔和、明亮的音乐。三度音程成为主要的旋律与和声 音程,作品有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而不再是那种漫无中心的 状态。

  他创作的弥撒曲有的以圣咏为定旋律,有的则以世俗曲调为 定旋律,甚至以世俗曲名命名勃乐。他的经文歌各声部不再是各唱各的 词,而是上两声部为统一的拉丁语词,下声部不再用定旋律,而是以 乐器与上声部配合。若斯坎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留存下来的作品包括18首弥撒曲、100首经文歌和70首尚松(chanson,法语“歌 曲”的意思)。

  他的弥撒曲概括了 15世纪的各种创作技法,又为16 世纪的弥撒曲开辟了新的道路,创造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模仿弥撒 曲”(即采用已有音乐作品的某些因素进行模仿、发展),开拓了复 调音乐的表现力勃乐。他创作的经文歌使用了所谓“绘词法” (word-painting),即以音乐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进行音画式的表现 (这种手法在文艺复兴后期和巴罗克时期被大量使用),形成了超 前的鲜明特色。

  他创作的尚松(代表作为《千般悔》)既选用高雅的 诗歌作歌词,也为当时流行的通俗诗歌谱曲,在四个或五个声部 中,既使用严格模仿的卡农手法,也有自由模仿的声部,感情真挚, 色彩丰富勃乐。拉絮斯和与他同年(1594)去世的帕莱斯特里那是文艺复兴时 期最后的两位代表性作曲家之一。

  拉絮斯生于比利时的蒙斯,童年 时期在家乡度过,青年时期任职于意大利罗马的唱诗班,34岁以 后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并在此终老勃乐。他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音乐 作品,其中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尚松、利德等宗教音乐和世俗 音乐的体裁。他的音乐风格大胆、对比强烈、生动活泼、风趣幽默, 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气息。

  在经文歌《西比尔的预言》中,采用了极端 半音化的手法勃乐。可以说,拉絮斯的创作相当“超前”,已经预示了巴 罗克时代的到来。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百业信息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百业信息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如有侵权,请反馈联系删除。(反馈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byxxw.com/zixun/28338.html